close

 

 

很像是每年一次的儀式似的,

我又參加了公視節目的特映會。

 

「青春發言人」

一個兒少新聞節目,

其實分不太出來,到底它長得比較像新聞、還是像節目,

但我還滿喜歡這種包容在一起的感覺。

 

倒也不見得是對新節目的好奇,

驅使我一得知消息就舉手答又。

而比較像是在參與老朋友一年一度的成果發表,

為了看到熟悉的人,仍然在她的理想中努力著。

 

那種「很高興妳還在」的溫暖,

是可以收在心中,當做自己的動能的。

 

 

 

我對這個新節目型態滿有好感,

15分鐘的時間,

不是硬要塞進一堆粗淺的新聞雜燴,

而是好好的去談論一個議題。

雖然僅僅15分鐘,已經是一般新聞很難給予到的深度。

重點是他們完全沒有想要給予「正確答案」的意思,

而是不斷的拋出一層又一層的問題,

讓人思考「自己的觀點」。

(私心覺得很適合拿來當做課堂討論的引言)

 

不過,

印象最深刻的不只是原來朱家安這麼高大,

或是原來黃益中跟我一樣會在椅子上晃個不停。

 

而是特映會中所聊到,

當初要把那種刻板的「兒童新聞節目」,

(讓孩子披上超齡的主播形象,播報著簡化過的新聞內容)

轉變成「兒少新聞節目」,

以青少年的思考為主軸、將青少年設定為主要目標族群時,

製作單位心中的惶惶不安。

 

「因為12歲到18歲的這些人,就是現在最不愛看電視的一群人。」

 

 

前陣子看到的一則訊息,

里約奧運的電視轉播收視率,

是有史以來的新低。

美國負責轉播的NBC收視率較2012年倫敦奧運下跌了17%,

澳洲、歐洲的收視率也同步下跌,

其中18-49歲的收視率下跌了25%,

而這個年齡層的觀眾是吸引廣告主的中流砥柱。

 

但奧妙的是,

即便NBC或其他傳統媒體已經試圖和網路媒體合作,

讓奧運能在網路上直播。

但利用網路媒體收看奧運的新觀眾數,卻遠遠不及電視流失的那些。

 

觀眾跑到哪了?

 

 

我想把這兩件事情揉合起來講,

因為它們共同讓我想起一些小時候的回憶。

 

想起在那個時代,

常常有大人說,台灣的學生不太會表達,

不會在課堂發問、不會在課堂討論,

很多人只會死讀書....

 

「你們看國外的孩子舉手多勇敢...發言多有內容...」

就連課堂中那種全班異口同聲的「知~道~」、「好~~~」

都會有大人說,那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象徵。

 

糊里糊塗的聽著這些而長大了,

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想講些什麼,

能講些什麼,也終於試圖講些什麼。

 

也才終於發現,

那些希望我們開口講話的大人們,

好像根本沒有想、也沒有準備好,要聽些什麼。

 

 

如果要我去想為什麼人們開始不看電視了?

為什麼青少年不看電視了?

為什麼社群媒體吃掉了人們的目光?

為什麼記者的專業比不上宅男們的雜談?

 

因為真的很難感受到,自己正在被電視傾聽著。

 

我指的當然不是家裡的電視會在你們講秘密的時候豎起耳朵。

而是,電視現在的模樣,

就像是我小時候的大人一樣,一直在說著它想說的話。

就像過年時的長輩們一樣,問你近況,只是想要順便說他女兒的輝煌。

而有些時候,連他們出口的是實話或謊話,也難以分辨。

 

我想起了去年,

每個來問我問題的記者,都早已決定她們的立場,

想起了那個在關掉麥克風之後,

趁著我們閒聊、慢慢的走到窗外,默默又抬起攝影機的記者。

想到了她們的背後,

那些幫記者們決定好立場的大人們,

那些從我小時候到現在,始終抓著話語權不放的人們。

 

想起我跟每一個記者一再強調的,要懂得傾聽孩子的聲音。

這些都沒有出現在電視上、報紙上,

因為他們其實都沒有在傾聽。

當時就沒有人在傾聽我的,所以後來也不會有人記得,要聽孩子的聲音。

 

我一次也沒有去看,那些有我在內的新聞們。

 

當電視裡面沒有人在管孩子說些什麼,

那麼當然,

孩子也就不再管電視想說些什麼了。

 

 

 

「戴,看了這麼多段節目之後,你真的有覺得他們是在用我們的角度看新聞嗎?」

陪我一起去特映會的,是幾個畢業年份不一的國高中生。

而問這個問題的,是其中一個畢業已經三年多的高中生,

剛上高一,對身邊的事物開始有想要改變的企圖。

 

「妳如果覺得他們還不夠貼近妳們的想法,

就應該主動去告訴他們,妳們的觀點是什麼?」

我想起節目製作人很久以前跟我說過的,

她們非常想要了解現在的年輕人的想法以及觀念、

但很難透過學校的藩籬,去直接和學生們接觸。

 

「但學姊們告誡我們,不要去接觸媒體。

   媒體只會曲解我們的意思,拿我們的議題和背景當做收視率的素材,

而不會真正幫我們發聲。」她遲疑的回答。

 

或許用以樹立起這道圍牆的建材,不僅僅是學校的保護慾,

而更是長久以來,孩子們心中的不信任感。

 

或許,

重點一直都不是該怎麼讓人們回到電視的身邊,

而是電視需要學習,怎麼去站在大家的身邊。

 

 

十五分鐘的青春發言人,

現在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節目,

關注著許多不太大的人心。

但重要的不只是他們為了誰發言,更是他們的願意傾聽。

 

無論這個初始的波瀾有多微小,

若有風、若有下一個接引,或許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期待一股滔滔的浪。

 

 

 

仍舊要謝謝辛苦的公共電視,

謝謝妳們讓我們仍然擁有希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rdy09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